黃一涵 吳衛平
檔案一:德力西集團,是以高低壓輸變配電氣和工業自動化控制電氣為主業的全國大型民營企業之一,現有員工13000余人,集團下屬公司70多家,協作企業有700多家,在全國300多個城市設立了1000多家銷售公司,生產產品已達300多個系列的3萬多個規格。
檔案二:呂子凡,84屆政史系畢業生。任德力西新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德力西新疆旅客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新疆德力西生產資料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烏魯木齊市德爾潤經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德力西集團董事局顧問、德力西新疆旅客運輸集團董事長。繁忙中的呂子凡總裁,仍然十分關心母校的發展,風塵仆仆地從新疆趕來參加了我校3月19日舉行的企業界優秀校友代表座談會,其間校報的記者有幸采訪了他。
高大、偉岸的呂總,沒有一點架子,座談會結束后,我們沿著校園一路談笑風生。我們就今后的擇業和發展與他進行了對話。陽春三月,走過人工湖畔,看到校園內優美的景色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學生宿舍,呂總感慨萬分:學校的發展真是太快了!
當年呂子凡在學校曾是學生會主席,在這里他邁出了精彩人生的第一步:策劃、組織了大大小小的無數次學生活動;一個個獎杯、獎牌見證了他的努力和價值。二十年過去了,學生時代的一幕幕依然清晰地呈現在他眼前。學校曾經給予他的實在太多、太多,正是這些有益的學生活動,為他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溫師院的學子,他深深為自己的母校自豪。呂子凡認為一所好的大學不僅僅看他的名聲有多顯赫,還要看從這里走出去的人是不是能體現這所學校的價值。這么多年來溫師院為地方政界、商界、文藝界等領域培養了眾多的優秀人才,證明了溫師院是有實力的。呂子凡還認為,溫師院有很強的張力,他堅信師院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呂子凡從90年開始在政府機關工作,從秘書、主任到書記,一步步的摸爬滾打使他的閱歷十分豐富。但他沒有滿足于眼前的小成功。為了更好的充實和提升自己,呂子凡95年到北京師范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97年又實現了到夢寐以求的哈佛求學的夢想。98年開始進入德力西集團,做市場營銷管理。
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在全國吹響,新疆成了人們眼中神秘而又向往的圣地。呂子凡卻看中了新疆客運市場的巨大潛力,他敏銳地看到我國目前客運業弱小、分散的現狀,特別是地廣人稀的新疆,鐵路、航空的欠發達給新疆的公路運輸留下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于是他果斷地投資了新疆的客運行業。開創事業的道路是艱苦的,而荒漠的環境更給生活增添了不易。經歷五年坎坷、磨練,他的事業蒸蒸日上。
當我們問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呂子凡堅定地回答,是“心態”。第一個心態:做企業的主人。第二個心態:對事業的熱忱。第三個心態:對待事情的意愿和決心。第四個心態:要有自我負責的精神。不論學習、工作,還是今后面臨什么樣的挑戰,如果有好的心態,將會是成功的一半。
現在呂子凡所在的德力西集團是中國的明星企業,企業的魅力召喚著有志的大學生去那里拼搏奮斗。
講到這里呂總便告訴我們現今最受歡迎的畢業生不僅必須具有完善的理論知識修養,還要有一定的社會實踐經驗,良好的心態。同時呂子凡還指出當代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給自己定位太高,眼高手低,想一步登天,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等。而一個成功人士往往是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的。另外現在的學校教育模式、研究方法以及課程設置上也普遍存在著一些缺陷,學生很難學以致用。加之學生又普遍缺乏實踐經驗,企業需要的又是拿來就用的人才,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他希望我們這些小校友們能多多參與社會實踐,培養良好的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談話間,呂子凡不止一次地強調校友關系是一種強大的生產力,要懂得合理利用這種純潔的關系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他還認為,高校應大力提倡科研,科研成果轉換成生產力,發展校園產業,溫師院也可以有自己的校辦廠、自己的附屬中學,從而發展成為更完善的一所大學。
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的采訪只能在倉促中結束。呂子凡學長,母校因為擁有一批像你這樣的學生而自豪和欣慰;我們也視你為榜樣,會更加珍惜在校的學習時光,畢業之后堅毅、執著地打拼事業。如果不是時間的關系,我們還想聽他講一講西域戈壁,還有千年不化的雪山!
(《溫州師范學院報》第254期,200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