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靜:溫州大學82級校友森馬集團常務副總裁
來源: 發布時間:2011-04-19 瀏覽次數:次
人生有許多精彩和無奈,關鍵看你以什么樣的心態去承受它們,只要對每件事竭盡全力,心懷感恩,充滿勇氣,讓周圍的人因你而受到鼓舞,得到改善,并分享快樂,這就是你的人生價值。——劉丹靜
為自己的人生掌舵
——訪溫州大學82級校友森馬集團常務副總裁劉丹靜
十年教育生涯,十年從政經歷,接下來是五年的商界神話,這樣的人生不得不說是一部別樣的傳奇。劉丹靜,1982年就讀于溫州大學(當時的溫師院)物理系,1985年畢業,現任森馬集團常務副總裁。她絢麗的人生故事,可以說是我們溫大學子不可多得的社會經驗教科書。
一直擔心著劉總會因身就高職、公務繁忙而推卻我們的采訪,出人意料我們的預約異常順利。一身干練的職業套裝,一襲精致的妝容,一抹友善的笑容,初次見面劉丹靜就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女強人”的姿態:睿智而不顯傲態,專注而不失品味。
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彈指一揮間,二十幾年的時光蹁躚流逝。提起曾經的大學時光,劉丹靜仿佛回到了那白襯衫藍布裙的花樣年華,眼眸中流露出一絲感慨,一縷懷念。
在當時“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潮流下,劉丹靜跟風選擇了物理專業。“當時沒有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現在想起來也蠻后悔的。做人總要堅持些什么,比如喜歡的東西,比如心中的信仰。”
也曾因為貪玩逃過課,也曾因為參加學生工作忙得黑天昏地,也曾堅持著自己喜歡的校園播音工作,也曾背起背包一個人徒步旅行……和所有的大學生一樣,劉丹靜享受著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也從中汲取未來前進的養料。“在大學期間我們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建立為人處事的理念,也許真正工作的時候,當初所學的專業知識基本都忘記了,但在大學期間形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的理念,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
作為一名師范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劉丹靜自然而然地走上三尺講臺,擔當起“教師育人”的職責。十載春秋輪回,她桃李滿天下,也譽滿杏壇。在國家“教師不得改行”的政策有所放松的時候,劉丹靜亦然放棄過往的成績,從一名優秀的女教師轉變為一名執政為民的公務員。
俗話說,公務員是“鐵飯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選擇公務員工作是因為向往那份清閑和穩定。但是在劉丹靜的人生規劃中是沒有“清閑”這個詞的,“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常常這樣對自己說。”剛考上公務員的時候,劉丹靜只是縣里一名普通的辦事員。在她的積極爭取下,從宣傳部調到了基層,在梧田鎮當起了鄉鎮長。學習研究國家基層政策動態,入鄉隨俗走訪當地村民,膽大心細處理群眾糾紛,實實在在為民辦事……三年時間,劉丹靜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贏得了百姓的贊譽和支持,她成了村民口中嘖嘖稱好的“父母官”。
回憶起那段在基層的日子,劉丹靜說當時碰到的最難辦的一件事就是說服村民將各個小學合并。當時梧田鎮有好幾所小學,但規模都不大,這樣不僅政府開銷大,很多優秀的老師也另辟蹊徑跳槽去了其它大的學校。劉丹靜調查了鎮里的情況,決定將規模較小的學校合并,為孩子們辦一所大學校。但這個建議卻遭到了村民的反對,劉丹靜一戶戶走訪,向他們陳述利弊,“那時感覺連嘴皮子都快說破了,有時還被家長轟出來。”最終,當新校舍建起來,孩子們有了更好的教育環境,劉丹靜又一次用實踐證明她的選擇沒有錯。
結束三年的基層歷練,劉丹靜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認可,被調往區里工作,職位也一升再升到了副縣級。正當人們歆慕她走在人生的陽關道上時,劉丹靜卻讓眾人跌破眼鏡,她又一次在事業的巔峰時期掉轉人生的方向盤,果斷地結束了自己十年的公務員生涯,開始下海經商。短短的五年時間,她坐到了森馬集團常務副總裁的位置,成為服裝界新一代的時尚“教母”。
對于自己頗具傳奇的人生,劉丹靜略有所思地說:“沒有人可以代替你去生活,也沒有人會和你有一樣的生活,你有的只是你自己,一切都只能自己去把握。”劉丹靜就是這樣一名女性,馳騁職場二十五載,職業橫跨教育界、政界、商界。她用拼搏證明了自己,用奮斗換來了夢想成真,又用夢想裝點了自己的人生!
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正如冰心的詩所寫的,從學生、老師、公務員、副總裁,一路走來,劉丹靜經歷了多少風雨付出了多少努力,或許只有她自己知道。因為展現在大眾眼前的她,永遠是一個成功者的形象,她自信開朗,她春風滿面,帶給周邊的人一份愉悅的心情。
劉丹靜說:“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敗在所難免,既然你無法改變現實,那么你只能選擇改變自己的心態。在失敗面前依然保持一顆坦然的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她告訴我們,身在職場,自己的能力得不到上級的認可,自己的努力遭到同事的質疑,事業突遇坎坷,項目碰上瓶頸,這是家常便飯。但不能一味抱怨上級,嫉妒他人,更多的是要關注自己。給自己找一個釋放悲傷的出口,不給痛苦腐蝕心靈的機會。發現別人的優點,檢討自己的不足,不斷的充實自己,這樣才能在工作中不斷進步。
在采訪中,劉丹靜一再強調,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成功從來都不是天上掉餡餅的事,唯有努力是通往成功的階梯。當然努力之外還要善于把握好各種機遇,因為機遇是你展現努力成果的絕佳路徑。”確實,現在的職場競爭愈演愈烈,善于展現自己的才能顯得尤為重要,在訪談過程中,劉丹靜以自己當年的經歷給我們舉了個例子。從教師崗位上退下來后,劉丹靜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當她發現這離自己的理想還很遙遠的時候,她就像電視劇里的杜拉拉一樣想到了升職,但要博得領導的賞識并不容易。一個偶然的機會,劉丹靜主持一個活動,這一次她抓住這個“天賜良機”,投入十二分的精力也取得了百分百的回報。在主持策劃節目中她給領導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于是她乘熱打鐵加強聯系溝通,終于如愿以償。
作為溫大的校友,劉丹靜有很深的母校情結,今年3月她應邀來到我校城市學院給 “學弟學妹們”講述從“校園人”到“職場人”的蛻變之路,對于溫大學子她更是寄予厚望。談到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劉丹靜更是依據自己多年的職場體驗傾囊相授:大學培養的主要是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因此,擬定就業目標時不要被自己的專業所束縛,專業好壞與就業成功沒有必然的關系。在擇業之前一定要明確目標,目標不是越高越好,當然也非越低越好,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現在畢業后可選擇的途徑很多,考研、創業、考公務員……最后她寄語溫大學子:“相信自己,為了目標付出愛、努力以及夢想,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活出自己的精彩。”
采訪劉丹靜學姐,在不知不覺中幡然大悟,她豐富的人生閱歷就像一本書,每翻一頁都有驚喜的發現。短短一個小時的采訪,感動于她的坦承相告,感悟于她哲理般的話語,也感激于她對后輩的關愛。
十年桃李碩果,十年親民至善,五年商場風云……對于劉丹靜來說,她的故事還是一部未完待續的傳奇。愿她與溫大卓然并進,愿她的夢想日臻益善。
載于2010年10月15日第76期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