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追求者——訪談韓文德[1952級]
來源: 發布時間:2013-06-07 瀏覽次數:次個人簡歷:
韓文德,男,浙江溫州市區人,1952年考入溫州師范學校速成部。歷任溫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等職。曾獲得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國重視老齡工作功勛獎、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省十佳老有所為奉獻獎、省優秀離退休干部黨員獎、市十大愛心人物、市百佳文明市民、溫州百名慈善老人等榮譽稱號。1998年出版《奮斗與思考》書集。
人生感言:
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干事,清清白白從政,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我一生的追求。
有這樣一位老人,他從政數十年,兩袖清風,站立如青松;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為民甘為孺子牛;有這樣一位老人,他滿臉滄桑,華發滿頭,依然將真理尋找;有這樣一位老人,他一生有著不變的幸福追求,讓富裕洗刷貧窮,讓歡笑代替憂愁,讓和諧驅趕毆斗,讓創新戰勝保守,他就是溫州大學校友韓文德。10月31日下午,伴著明媚的陽光,我們有幸采訪了這位“退而不休”,仍然勤耕細作的老人。
走進韓老的書房,我們不禁感嘆老人書房的簡樸整潔。墻上掛著古色古香的字畫,書櫥里擺放著厚厚的黨史全集,書桌上堆滿了整理好的各種文件資料,一盞舊式的臺燈,一副老式的花鏡。就在我們駐足瀏覽書房之余,熱情的韓老端來了清香的茶水讓我們品嘗。看著滿頭銀發、帶著老式花鏡的韓老,儼然是一位慈祥的老爺爺,我們心中的顧慮和緊張感也隨之煙消云散。
泥涂不屈兒時志 少年壯志不言愁
熟悉韓老的人,都知道他有著眾多的頭銜,團溫州地委常務副書記、地、市委組織部主持工作副部長、中共市委委員兼市委副秘書長、市級機關黨委書記、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市老齡委員會主任以及市慈善總會長等等,面對著如此多的職位,韓老說這要感謝他苦難的童年生活。韓老家中有六個兄弟姐妹,他是家中最小的一個,父親是個海員,母親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1931年抗日戰爭爆發之后,港口被封鎖,韓老的父親也隨之失業了。父親的失業讓整個家庭的經濟陷入了困境,一家人就靠打點零工維持生計。韓老回憶說:“那時候家里很窮,我就和鄰居幾個窮孩子結伴去甌江邊拾柴,或是半夜起來一起去郊區的火柴廠購買廉價的火柴片當火柴用,即使是嚴冬,寒風凜冽也不例外。”雖然生活貧困,但是韓父母深知只有讓孩子上學接受教育才有出路。韓老說他仍清晰地記得當時母親心酸的話:“今后就是拉黃包車,也要識得幾個門牌號。”一家人省吃儉用,把已經九歲的韓老送進了附近的養性小學上學。深知家人的不易,年幼時的韓老很是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求學機會,加上勤勉好學,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正是童年的苦難生活,培養了韓老不怕吃苦的精神,讓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更踏實。
欲期他日勛名盛 追作當年榜樣看
1952年,韓老初中畢業,正值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恢復的時期,中央提出搞好經濟建設,要掀起文化教育建設的高潮,號召優秀的初中畢業生帶頭報考師范學校。韓老回憶說:“當時全國開展學習鄉村模范女教師史瑞芬,她就成為了我心中的偶像,于是我就義無反顧的響應號召,帶頭報考了師范學校,并且成為第一批保送溫州師范學校速成部的學生。”問起當時的學習情況時,韓老說:“那時的學習條件很艱苦,我們一邊學習,一邊勞動,但是學習熱情很高,學習氛圍很好,我在溫師學到了很多東西。”談到當時的學校生活,韓老笑著告訴我們:“當時全體學生除了飯費全免外,每月還可以享受不等的生活補貼,而我是每月領到十元人民幣的最高補貼,當時對我而言可是一筆很可觀的收入。”提起當年在溫師一起學習和生活的老師,韓老回憶說:“當時學校的校長是徐恭恕老師,他資深、治學嚴謹、和藹可親,非常友善,經常和我們一起參加勞動。”還有一位政治教師賈力政,他原是浙南一位游擊干部,對我們的政治上很關心。這短短的一年內,韓老不僅知識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還被推選為學校團總支的副書記,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很快,一年的學習結束了,一起畢業的350名同學,被分派到了各地工作。韓老也被青年團溫州地工委選送去浙江麗水林業學校擔任專職團干部。兩年后又被選為團麗水縣委副書記。
1954年6月30日,對剛過十八周歲的韓老來說是特別激動的一天。這一天,在麗水縣委機關會議室里,組織批準了他的入黨申請,他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從此,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就成為他不變的人生追求,韓老總是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黨培養了我,就是為人民服務,人生的價值就在于奉獻,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追求,黨的使命。”
老當益壯心不老,夕陽敢比朝陽紅
韓老說:“雖然我退休了,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己工作的結束,而是站在人生新的起點上。”現今已經七十八歲的韓老,依然在為慈善奔走,為老人謀福利,為孤寡兒童送溫暖。他常說看見弱勢群體得到幫助,他就感到快樂,感到滿足,感到人生的價值。在韓老的抽屜里有一封信,這是一位八十七歲的老人特地讓溫州市委老干部轉交給韓老的,韓老說他接到這封信時尤為感動。打開信封,一首用毛筆書寫工整的詩歌映入眼簾:“溫州老小你是頭,愛心奉獻不作秀,文顯德美窮余熱,出生貧寒似我牛。”這是那位老人對韓老的贊頌詞,同時也是韓老“心懷慈善受人敬,身行善舉自歡欣”的寫照。他希望我們年輕人要常懷感恩之心,保持憂患意識,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做到“不僅要口袋里有東西,腦袋里也要裝東西。”
離開韓老的家時,他贈給我們一本他最近書寫出版的書,書名稱《不變的追求》。他希望我們溫大學子不要忘記自己人生的目標和追求,就像他《意在向子孫后代留言》中所寫道的那樣:堂堂正正做人,兢兢業業干事,清清白白從政,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我一生的追求。
學生記者:邱小平 沈麗瓊
Copyright ? 2022 溫州大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捷點科技
溫大公眾號
溫大抖音號
校友公眾號